
明正德时期,江苏苏府的琵琶制作技艺可追溯至久远的年代。工匠们以精湛的手艺和对音乐的执着热爱,精心雕琢每一把琵琶。从选材开始,便秉持着严格的标准,挑选优质的木材,如纹理细腻的红木、音色醇厚的楠木等。每一块木材都经过时光的沉淀和工匠的慧眼甄
别,只为成就那独一无二的乐器之魂
苏府有一位十八岁的少年,名叫尚岸。他长相俊俏,风度翩翩,自小家境富裕,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。凭借着父母的关系,尚岸在县衙谋得了主簿一职。虽官职不大,但好歹也是吃皇粮的,这让他心中颇为得意。每日走在县衙与家的路上,头总是高高扬起,眼中满是高傲自大。
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,一位狼狈不堪的女子来到了尚府。此女子名叫弦音,是一名乐伎,年方十八,长相清秀,来自松府上县。弦音的父亲曾对尚老爷有救命之恩,如今父亲临终前,嘱托弦音带着遗言跋山涉水来到尚府,与尚岸完婚。
尚老爷是个守信之人,得知弦音的来意后,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婚事。弦音心中虽有诸多不情愿,但一想到今后不用再到酒肆去卖唱和陪酒,不用再被那些臭男人任意玩弄,便也默默接受了这个安排。
尚岸得知父亲要他娶弦音为妻,心中十分不满。他身为县衙的主簿,自觉高人一等,那些普通人家的女子在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。他渴望着能有一个同样吃皇粮的女子成为自己的另一半,这样才能配得上他的身份和地位。而乐伎属于下九流的职业,娶一个乐伎女子会被亲朋好友耻笑。然而,尚老爷态度强硬,尚岸碍于父亲的压力,最终还是娶了弦音。
婚礼当天,尚岸面无表情,弦音也神色冷漠。两人虽已成婚,但毫无夫妻感情。婚后,他们各自生活着,仿佛陌生人一般。尚岸继续在县衙忙碌,弦音也觉得爱情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今后不用再当乐伎
某日,尚岸到城中的玄妙观为父母祈福,在观中遇到云游四方的法泰道人正在与观主辞行,赶忙上前留住了道人
尚岸礼貌的说:“无量天尊,冒昧打扰,想耽搁道长一炷香时间,有事相商”
道人说:“缘主请讲”
尚岸问:“我听说用香灰洗妻子的底裤可以斩桃花”
道人解释说:“闻所未闻,这种方法完全没有道法依据”
尚岸说:“香灰可以驱邪,而桃花属于邪气,这不是依据吗?”
道人解释说:“桃花属于【神煞】,不是邪气”
尚岸问:“有没有一些自己可以在家里做的斩桃花的仪式?”
道人回答说:“若你只是想【按照一些步骤做完一场斩桃花的仪式】,这种仪式随便找个师傅都能瞎编一些给你,我这里有【法门】但没有【仪式】
尚岸疑问道:“难道斩桃花法事不是按照特定的步骤去做完一场仪式而已吗”
道人解释说:“普通人对修炼术法不了解,只看到师傅操作的表面功夫,所以才会认为做法事只是按着步骤走个过场的仪式。其实斩桃花法事,需要师傅自身先修炼积累【斩煞类的法门】,然后针对施法对象的八字姓名等信息,运用自身内炼功力去催动【斩煞类的法门】,去阻碍或隔离那个人的异性缘分”
尚岸说:“多谢道长解答,既然我们普通人用不了,那我也不强求了”
尚岸告别了道长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