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明朝崇祯时期,广东陆县。这一年,陆县先是遭遇了大旱,土地龟裂,庄稼颗粒无收。接着,水灾又不期而至,洪水冲毁了无数房屋和田地。随后,蝗灾如同恶魔一般降临,漫天的蝗虫将仅存的一点绿色吞噬殆尽。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,苦不堪言。
陆县县令浩淼,本是个寒门子弟,靠着十年寒窗苦读和一些运气才谋得这个县令之位。初上任时,他也曾有过一番雄心壮志,想要为百姓做些实事。然而,官场的污浊和权力的诱惑渐渐腐蚀了他的心灵。在这一连串的自然灾害面前,浩淼看到的不是百姓的苦难,而是发财的机会。
县衙内,浩淼坐在太师椅上,听着师爷汇报灾情。
“大人,此次灾情严重,百姓们缺衣少食,流离失所,急需朝廷的赈灾物资啊。” 师爷忧心忡忡地说道。
浩淼微微眯起眼睛,捋了捋胡须,心中盘算着。“朝廷的赈灾物资嘛…… 哼,这可是一块肥肉。”
“大人,您的意思是……” 师爷试探着问道。
浩淼冷笑一声:“你懂的。咱们把赈灾物资克扣一部分,神不知鬼不觉。剩下的粮食和衣物,咱们可以卖掉换钱,或者留着以后打点上面的关系。”
师爷面露犹豫之色:“大人,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?要是被朝廷发现……”
“怕什么?” 浩淼瞪了师爷一眼,“这里天高皇帝远,谁会知道?再说了,就算被发现了,咱们也可以找些替罪羊。”
于是,当赈灾物资运到陆县时,浩淼和他的手下们开始了他们的贪污行动。他们把粮食的发放数量减半,衣物也只发放一些破旧的。百姓们拿到微薄的赈灾物资,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。
在一个受灾的村庄里,村民老李看着手中少得可怜的粮食,泪流满面。“这怎么够啊?我们一家人怎么活下去啊?”
旁边的村民老张也气愤地说道:“肯定是那个贪官县令克扣了我们的赈灾物资!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!”
“可是我们能怎么办呢?” 老李无奈地说道,“他们有权有势,我们只是普通百姓。”
就在这时,一个年轻的书生走了过来。他名叫林风,是村里唯一的秀才。林风看着愤怒的村民们,心中燃起了一股正义之火。
“乡亲们,我们不能坐以待毙。我们要去县衙告状,让县令给我们一个说法。” 林风大声说道。
村民们面面相觑,有些犹豫。“告状?能行吗?说不定会惹来更大的麻烦。”
林风坚定地说道:“如果我们不反抗,就只能任由他们欺负。我们要相信朝廷,相信正义一定会得到伸张。”
在林风的鼓动下,一些勇敢的村民决定和他一起去县衙告状。
县衙外,林风带领着村民们跪在地上,高呼着冤枉。浩淼听到动静,走了出来。
“大胆刁民,竟敢聚众闹事!你们有何冤情?” 浩淼装出一副威严的样子。
林风上前一步,义正言辞地说道:“县令大人,我们是来告状的。朝廷发放的赈灾物资被你克扣,我们百姓无法生存。请大人给我们一个说法。”
浩淼脸色一变,随即又恢复了镇定。“胡说八道!本官一向清正廉洁,怎么会克扣赈灾物资?你们这是污蔑朝廷命官,罪该万死。”
林风毫不畏惧:“大人,若你心中无愧,为何不敢让我们查看赈灾物资的账目?”
浩淼恼羞成怒:“你算什么东西?竟敢质疑本官?来人,把他们给我赶走!”
士兵们冲了过来,驱赶着村民们。林风和村民们无奈地离开了县衙,但他们并没有放弃,决定继续寻找机会揭露浩淼的罪行。